廣德竹籃編織歷史悠久。唐代廣德就有竹籃編織加工的記載,宋代廣德竹籃編織在周邊的蘇浙地區(qū)包括溧陽、宜興、湖州、長興、安吉等地都有很大的影響,竹籃制品十分暢銷。廣德縣是我國著名的竹鄉(xiāng),清竹籃編織道光年間唐氏先祖從浙江紹興移民到廣德縣東亭鄉(xiāng)高峰村定居,繼續(xù)竹籃編織技藝,由于其編織的竹籃品種多樣、編織花色新奇,很快贏得了口碑,深受當?shù)匕傩諝g迎,唐氏竹編的融入為廣德當?shù)刂裰破芳庸さ奶豳|(zhì)升級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高峰唐氏竹籃編織技藝在廣德歷經(jīng)150余年6代人的傳承,如今成了廣德竹籃加工行業(yè)的主流編織技藝。
高峰唐氏竹籃編織技藝主要是以紫竹、湘妃竹、羅漢竹、淡竹、毛竹、黃殼竹、水竹等為材料,編織多種功用與形態(tài)的竹籃。竹籃外形除了圓形外,還有方形、柱形、多邊形等,千姿百態(tài),各具韻味。在編織技法上有挑壓編、拉花編、實編、空編等。唐氏竹籃編織十分精細,起寸篾絲有的竟達到100多根?;@身有的層層相套,形如寶塔,又稱為“塔籃”或“托籃”;有的是鏤空編織,編篾疏朗,工整規(guī)范。常見的編織竹籃圖案有胡椒眼、六洞眼、菊花串絲等,玲瓏剔透。編織用挑一壓一的精細編織法,編絲疏密根據(jù)需要確定。
高峰唐氏竹籃的編織以其用料考究、編織細膩、色澤光亮、品種繁多、造型精美而著稱。進入21世紀以來,隨著高峰唐氏竹籃的名氣越來越大,周邊蘇、浙、滬地區(qū)及日本、韓國等國家的客商紛至沓來,其編織的手工竹籃供不應求。
2017年,高峰唐氏竹籃編織技藝入選安徽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